作者: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发布:2022-11-18 17:23:09
阅读:41
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总结
一、第六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
2022年11月17日,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南海樵山文化中心圆满落幕,本次展览会由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瀚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参展。
本次展会,研究院展出了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RPTX200、柔性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HF085、柔性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RPTB200、柔性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RPTB300及燃料电池系统MX1000等展品。超过500名参展者主动领取了三家公司的宣传资料并进行阅读,超过200名参展者驻足咨询,超过半数的咨询者都表现出期待与我们有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同时,不少参展者对瀚锐氢能的液态有机储氢项目表示好奇,超过100名参展者对该项目产品的性能、成本、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并表现出对该项目以及瀚锐氢能公司的兴趣与期待值。据统计平均每位参展者咨询时间都超过10分钟,高峰时段我们展台同时来访人数高达20余人。
研究院的展品、资料册与本次展会的主题十分契合,展会历时3天,每天都吸引众多参展者驻足咨询。工作人员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耐心地与参展者沟通并传递产品与理念。
二、开幕式
11月15日,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北京设立视频连线会场,在京嘉宾通过现场视频方式参会。本次会议以“零碳中国 氢能未来”为主题,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指导,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举办,围绕氢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推动示范城市群协同发展、共建全球绿色氢能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宣布了广东环华氢能项目投产运营。经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广东环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底落地南海丹灶镇,建设燃料电池柔性石墨双极板规模化生产基地、以及燃料电池专用装备与产线生产基地。现已建成具有领先技术的全国产化柔性石墨双极板规模化生产能力,填补了南海氢能产业的一块空白。通过不懈的研发攻关,目前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会上还进行了液态有机储氢材料产业化项目及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北京瀚锐氢能有限公司联合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先后投入重金建立研发实验室和工程化实验室,取得氢能储运与燃料电池领域系列相关专利,所研发出的液态有机储氢材料技术突破了传统氢气超高压或超低温的高能耗高风险储运方法,可有效解决当前国内外储氢方式成本高与安全性低的痛点,具有明显的科技领先优势。在南海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双方合作在佛山市南海区成立广东瀚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于2022年11月15日与南海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成立。
三、圆桌对话
11月15日,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专设了圆桌对话,就“绿氢体系建设及应用示范”进行深入探讨。圆桌对话邀请了有研科技集团首席专家、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鲍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和机构伙伴关系司司长龚维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民生与经济发展部主任张卫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能源政策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景春梅,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佛山仙湖实验室燃料电池测试中心主任张锐明,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产业创新集群分会副会长、中科润谷智慧能源科技(佛山)有限公司CEO 李新达等7位专家,从政策、金融、标准法规和技术创新、企业经营角度,分享了关于如何加快建设低成本绿氢体系的精彩观点,共同碰撞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来降低绿氢成本,加快建设低成本的绿氢体系?”蒋利军抛出重磅问题,专家学者在讨论中尝试着寻觅话题的答案。
龚维希介绍,绿色氢气能在未来能源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聚焦工业绿色氢气全球计划,目的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绿氢以及实现工业去碳化。景春梅指出,通过氢能规划部署、配套政策、运营管理、核心技术创新装备等多方面建立布局协调机制,形成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建设低成本绿氢体系的新形势下,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对此,鲍威介绍,目前正在制定团体标准或者高质量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有力推动绿氢体系的建设。推动低成本绿氢制造建设过程当中,张锐明认为道阻且长,需要氢能产业研究者立足长远、立足技术,探索出一条氢能发展新路子。李新达表示,绿氢或者可再生能源氢的技术和制氢一定要跟现有的城市管网结合在一起,制氢制备成形后便要考虑运输问题,才能逐步实现氢能进万家、进社区、进建筑、进楼宇。
圆桌会议的话题探讨让每个参与者和聆听者深受启发。氢能产业发展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探索和验证,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产业运用等每个方向都需要时间和检验助推向前,唯有不断迭代技术,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助推氢能发展不断朝前,向着实现“双碳”目标不断跃步向前。
四、技术论坛
11月16日至11月17日召开的技术论坛,是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的同期活动,在佛山南海樵山文化中心完满结束。本次论坛由仙湖实验室和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承办。论坛邀请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锐明博士主持,汇聚了近二十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的行业大咖。共设三个专场,包括制氢与储运、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技术,以主题演讲的形式分享热点前沿技术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搭建高端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助力创新发展,每场专题论坛均吸引了过百名观众现场观看。
11月16日上午专场聚焦制氢与储运领域,由瀚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伟、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广东济平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邹裕民、康明斯新能源动力(上海)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纪光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程寒松、广东卡沃罗氢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魏蔚分别从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水电解制氢技术等不同方面分享制氢与储运赛道的新技术新方向。
李洪伟总经理展示了液态有机储氢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蒋利军主任的报告围绕与绿氢融合的固态储氢技术展开;
邹裕民专家介绍了济平水解制氢催化剂技术的进展;
纪光霁总工程师系统阐述了能源结构转型下的水电解制氢技术和应用;
程寒松教授通过在线形式分享了液体有机储氢技术最新进展;
魏蔚专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与氢能储运的产业化解决方案。
通过嘉宾们不同角度的诠释,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氢能发展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在未来规模化展开氢能应用的过程中,每一种技术路线都会找到特定存在的需求。
11月16日下午的燃料电池汽车专场在万众期待中如期进行,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新能源检验中心技术总监郝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浙江省级高层级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B类)人才李桦,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韵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锦夫,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龙超华,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开发部总监蔡俊,广州群翌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利六位嘉宾发表专题演讲。
郝冬专家围绕支撑“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共性关键测试评价技术进行分享;
李桦专家从国际前沿的技术和未来的技术走向做了主题为“型性一体化的高功率燃料电池研发与制造”的演讲;
杨锦夫总裁分享了重卡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应用情况;
龙超华总经理介绍了大数据驱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潜力评估方法;
蔡俊总监以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为题进行分享;
吴振利总经理对下一代高功率电堆测试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分享,论坛现场也针对开发电堆的测试技术展开探讨。
主持人张锐明博士总结表示,在汽车领域,必须要适应燃料电池剧烈变化的工作状况,而汽车工况测试难度大,因此需要有高端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技术,才可以保障电堆的开发、分析与诊断。
11月17日上午的燃料电池技术专场亦是群英荟萃,由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陈真、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氢能公司技术总监梅武、广东清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系统开发部总监任正新、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辉、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齐志刚、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蓝树槐以及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锐明,围绕等绿氢产业及燃料电池技术、空冷燃料电池技术、金属板燃料电池技术等角度展开演讲。
陈真专家分享了氢璞公司在重卡用大功率电堆方面的研发与产业化;
梅武总监为观众生动说明了绿氢产业及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任正新总监阐述了清能股份在200kW+大功率电堆系统领域的突破;
董辉总经理展示了攀业公司的空冷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
齐志刚专家以线上参会的形式介绍金属板燃料电池的进展与突破;
蓝树槐总经理以“绿氢市场需求驱动下燃料电池极板开发与量产的挑战”为题分享了金属双极板的产业化的发展以及治臻最近的进展;
最后张锐明博士总结对未来氢能前瞻性技术的展望,表示储运和加注都需要解决氢气从高压、从常压、从低温向常温化转变,才能实现氢能的规模化使用,将被认为人类终极能源目标的氢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嘉宾们的演讲围绕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革新,让大家对氢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充满期待。
技术论坛作为品牌活动,专家云集,博采众长,精彩纷呈,今年已成功举办至第二届,吸引了数百名专业观众到场观看。随着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技术论坛致力成为聚焦氢能行业各个关键技术领域与环节、分享氢能最新技术动态的分享和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未来氢能技术创新路径。